有故事的人—王励勤:我比谁都想夺冠
2005-04-21 09:55

  在过去四届世乒赛的男单比赛中,王励勤每次都是有故事的人:44届输得可惜,45届败得难堪,46届胜得悲壮,47届丢得遗憾。这一次,他将回到上海。他想在这里留下的,只是一个冠军的故事……

  问:卡塔尔公开赛是上海世乒赛前最后一次国际公开赛,而且中国男队15年没拿过卡塔尔公开赛的单打冠军。这次你夺冠,有没有特殊的意义?

  王励勤:应该说是一种突破。这是世乒赛前最后一次对外比赛,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加上以往中国队连男单决赛都没打进过。对于我而言,赢的几场球都是以往自己比较难打的对手。一个是庄智渊,2003年访欧的时候,我输给他;一个是波尔,最近虽然赢得稍多,但不太好打。这两个人也是我们中国队的主要对手,赢了,说明自己最近这一段练得不错,包括技战术上都有一些新东西,想对方也想得比较多,在场上技战术比较清楚,赢下来对自己的信心是一种提升。可以把一些好的训练方法和思想方法坚持下去,更重要的是能把训练中的东西转化到比赛中,并且非常有效,同时在心理上也是一种突破。

  问:在卡塔尔,你觉得自己最大收获是自信吗?

  王励勤:现在赢一场比赛对我来说不是特别重要,最多是自信心强了一点。因为一次比赛中,打得不好很有可能输给任何人,不能说这次赢了就好,输了就不好。还是要在比赛中发现一些问题,包括平时练习,关键要在大赛中发挥出来。

  问:你希望把目前这种好状态保持到即将开始的上海世乒赛上?

  王励勤:状态不是靠保持的,而是通过在比赛中一场场打,积累起来的。状态好就好好打,总不会故意差一点吧。不好,可能更简单一点,找到原因好好练。保持现在这样一种状态,正常练下去就行了,好的时候还要想到有不好的时候呢,也许只是这场比赛对这个对手解决好了,还要想到在大赛中心理准备上更充分些。

  问:在上海夺冠,对你意义自然和其他人不同。对这次上海世乒赛,你给自己定下怎样的目标?

  王励勤:谁都想夺冠,作为我来说,更想夺冠,可往往越想夺冠的越夺不了冠,真是这样。柳承敏在奥运会上不可能比我们夺冠的欲望更强,他肯定想着能打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往往这种人会夺冠。我是非常想夺冠,可是不能让这种想法影响你,只能让自己不去想。

  问: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越想夺冠的人反而拿不到冠军呢?

  王励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最近这一段比赛体会更深一些。对于结果想得多了,可能不会直接影响你,而是间接影响你。你可能感觉不出来,往往你一想,这一分体现不出来,几个球之后就体现出来了。你本来可以去抢攻,去挑的,结果去摆去搓了,这种东西无形中会束缚你,一出手就想着算了吧,我还是求稳一点。这种东西多了,势必会干扰你。

  问: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挺在乎别人说法的人?

  王励勤:原来挺在乎的,最近这一两年已经不在意了。

  问:什么时候开始不在意了?

  王励勤:说不清楚,可能随着自己年龄增长,打球经验增多,看东西、看待事物的能力肯定比原来要强。自己首先有一个认识,别人说是别人的,但自己感受最深,肯定是自己最了解自己。别人的东西可以借鉴,但还要以自己为主。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就行了。

学打球 更是学做人 一切从忘记自己开始

  问:45届世乒赛你输给埃洛瓦,连前16名都没进。当时还是总教练的蔡振华公开表示,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说你的性格以及平时的为人处事对你打球都有影响,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教练的意见,并且努力去改变?

  王励勤:其实,45届世乒赛之前,教练员也反复提醒我要调整好心态,自己最初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有一点儿逆反心理。我总想:别人让我这样,我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我性格内向,跟外界甚至队友都接触得很少,觉得自己这样为人处世对打球不会有什么影响。45届世乒赛以后,我开始真正理解这个问题。打球,做人,都不能围绕自己考虑问题,也不要考虑太多的结果,把什么问题都看开一点儿,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确实非常关键。

  思想上通了,改变起来其实也挺简单的。我开始有意识地主动与别人交流,跟队友们接触也多了。周末经常跟刘国梁、孔令辉出去玩,跟他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接触的人比我们这批选手多,在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观察别人,分析别人的心理,了解别人是如何为人处世的,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比赛当中,也挺实用的。我过去的毛病是打球的时候不善于观察对手,现在我在场上观察对手、分析对手的能力强多了。

  问:后来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男双冠军,是不是一下子把你长期积累的心理障碍破除了?

  王励勤:去悉尼之前,觉得只要在决赛中与孔令辉/刘国梁会师就是胜利。进入决赛以后,我对阎森说,他们是上届冠军,位置比我们高,我们从下往上打更容易一些。我们第一局16比19落后,赢回来。第二局输了,第三局12比17落后。这局球非常关键,谁能拿下来,谁就2比1领先。当时我们俩在场上打得特别别扭,前三板质量下降,都发不上力。我记得我对阎森说了一句话:打凶点,哪怕输了这局都没关系,起码在气势上给对方一种威慑力。以前我在场上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那一刻突然看得特别开,我想输就输了,最多1比2落后,下面还有机会。结果我们把这局追回来了,第四局比分领先时被追上来,我们最后也咬下来了。

  问:这局球可能是你运动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你在场上以前从未这样豁得出去。拿了奥运会冠军,等于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王励勤:经历了奥运会决赛,拿了冠军,以后再打比赛,心理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相对轻松一些了。到第46届世乒赛时,团体赛我打得不好,四分之一决赛时输给了波尔,当时心里非常难受。当天晚上我和施指导在外面找个地方吃晚饭,他还问我对下面的比赛有什么想法,自己想不想上场?我肯定想上,而且觉得自己上场的可能性比较大。结果教练没让我上,我觉得挺意外的,对我打击特别大。打完决赛以后,大家一起庆功的时候,我心里难受极了。以前的大赛,我往往一场球打不好,或者一个项目打失利,就全线崩溃。这次我没有受团体赛的影响,思想上调整得很快。后来男单进决赛打孔令辉,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单打决赛,孔令辉的经验和整体水平都要高于我,所以我对困难准备得比较充分。输了两局之后,我心理上没有崩溃,很平稳,还能耐心地打,赢了第三局以后,感觉自己能够追回来。在场上我没想过输,也没想去赶快赢,心态非常好。

雅典 一笔最贵的学费

  问:巴黎世乒赛?你跟施拉格那场球,领先一局,又握有四个赛点的情况下,最后惜败于他,能具体谈谈第6局10比6领先被追平的那四个球吗?

  王励勤:以往和施拉格打比赛,赢的稍微多一点,战绩大概六四开。世乒赛前最后一次碰他,我记得是访欧,输给他了。巴黎世乒赛的那场球,。当时大分我3比1领先,打到3比2,第6局又以10比6领先,那时候在处理球上,自己节奏把握得不是太好。之前9比6的时候,施拉格叫了一个暂停,然后10比6我领先,轮到他的发球轮次,他先发了一个特简单的球,我直接吃发球,第二个球,他换了一种发球,我有点意外,拉球一板冲他正手,被他防了一个回头。到10比8时,自己的两个发球又想得不是特别细,两个球都发在了同一个落点上,而且发球以后的抢攻,都是正手位的拉球失误。

  问:这四个球,你后来想过很多遍吧?

  王励勤:感觉那几个球也有点怪。我自己的两个发球,同时拉了两个板边。他发球我吃了一个,另一个接发球后紧接着冲直线,在一般比赛中肯定就得分了,可很意外,施拉格随便勾了一个,就防了我一个回头,我连球都没挨着。

  那几个球自己从发球变化上显得稍微差一些,包括关键球的处理,想得还不是特别细,战术不够明确。第一分输完以后,相对第二分战术就应该有所调整,可我两个发球都采用了同一种发球。而且领先的时候,节奏应该放慢一点,一分一分去打。因为这时候,从对方的心态的考虑,基本上快要输的球,赢一分是一分。如果10比6的时候,我真想赢了,也就好了,也许我就加保险,先拉上台再说。就是因为当时不是特别紧,也不是不紧,正好处于那种中间状态,所以就显得战术上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就有点别扭。

  问:随后的雅典奥运会前,你的呼声很高。半决赛对王皓,你完全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王皓在决赛中输给柳承敏之后,说了一句话,他终于明白半决赛的时候,你为什么跟他打成那样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王励勤:那场球是我自己打得不好。他这么说,也许他感觉我以往赢得多,所以跟他打的时候压力比较大,感觉能赢又有包袱。他跟柳承敏过去赢了6、7次,没输过,他感觉他肯定赢,相对别人输的多,反正拼,所以他这种心态相对不是特别好。

  问:你觉得是这样吗?

  王励勤:从我来说,那场球在场上自信心还是不够。虽然以前对王皓赢得比较多,可自信心有两种,一种是你知道自己能赢,另一种是对具体技战术的自信,包括你对球的分析,体现在你对自己的了解,相信你对自己哪些技术有信心,知道对方哪些是什么球。当时自信心我还可以,但整个人有点空,感觉第一局输了没事,第二局能赢,第二局又输了,还觉得能追回来,但打到最后感觉不对了。

  问:跟王皓打的时候,大家都感觉你在场上显得比较闷。当时你是刻意让自己状态平稳一些呢还是压力太大兴奋不起来?

  王励勤:一般跟自己人打,在场上我都不会叫或显得特别兴奋,无论跟王皓还是跟其他人。当时心里想,先咬住就可以,所以在场上显得有点沉闷。现在想来,比赛有时候就看你心态怎么摆,兴奋或者平稳,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

  问:那场比赛前,你个人状态怎么样?

  王励勤:到了雅典之后,我一直休息不好。比赛安排在下午,大概2、3点钟,一大早8点多起床吃早饭,因为离赛场很远,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坐车过去,我们住的地方环境不好,很多人住一套房子,而且房子的隔音效果特别差,客厅也有人睡,特别吵,一直到晚上12点钟还没睡着,一大早就起来,身体感觉慢一点。那天也许我的位置摆得太平稳了一点,所以斗志激情相对没有办法发挥出来。

  问:当时有没有想过,如果让你重新跟王皓打一次,会是什么样子吗?

  王励勤:没有什么如果,输就是输了。是自己打得不好,遗憾也没用,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所以没啥好后悔的,打都打完了。我这人属于比较极端的那种,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不好。

  问:你的这种“极端”体现在哪里呢?

  王励勤:有时候比赛当中,打得好的时候特别坚定,他们跟我打,感觉我在场上没漏洞,不好的时候又特别不好。比赛也是,如果输了就输了,要么特别看得开,要么特别看不开。

  问:具体说说,什么时候看得开,什么时候又看不开呢?

  王励勤:输球,打得比较差的时候,我反倒特别看得开,赢球的时候可能倒看不开。大概我这人比较保守吧,输了以后就不保守了。雅典的学费贵了点。那怎么办?只能不去想这些,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想,现在不想了,越想越生气。还好,我输给自己人,只能这样给自己找一点平衡。日子还得过,想也得过,不想也过,想它干嘛呢?

王励勤自述世乒赛记忆 就像完成一次成人礼

  4月30日的上海,王励勤将迎来他的第五次世乒赛之旅。此前那四次经历,一直萦绕在他的心里——因为那是一个乒乓球选手,从封闭到开放、从冲动到成熟的过程。

1997年 第44届世乒赛 八分之一决赛负萨姆索诺夫

  当时本来感觉差不多了,心里就想着赶快赢下来,所以战术想得不细,第三局比分领先那么多被追了回去,到了第四局,心就不定了,虽然再一次以18比13领先,被追上几分之后,心态上已经不是很稳定了。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年轻,拼劲足,前几轮打得不错,赢了小塞弗和佩尔森。但在经验方面还欠缺一些,领先时不知道怎么去处理球,出现赢的征兆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机会,很可惜。那场比赛输了以后,确实对自己的信心有一些影响。

1999年 第45届世乒赛 十六分之一决赛负埃洛瓦

  那场失利对我打击太大了。之前我的状态一直不错,特别是在1999年年初的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上拿了男单、男双两个冠军之后,无论是技战术实力、比赛经验,包括心理素质,都比两年前44届时强得多。但是从封闭训练开始,我的思想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给自己加的包袱太重,觉得自己一定要在45届世乒赛上拿男单冠军。同时赛前又把战术想得太简单了,这跟我平时训练有关系,看问题比较简单,想自己的技战术比较多,分析对方的心理比较少,所以比赛的时候总是一厢情愿,一旦打不到自己准备的范围内,就会被对方牵着走。

2001年 第46届世乒赛 男单冠军

  这届比赛,团体赛我打得不好,四分之一决赛时输给了波尔,当时心里非常难受。不过单项比赛时,我没有受团体赛的影响,思想上调整得很快。前面几轮赢得比较艰苦,进入前八名以后放开了,状态调整到最好。这是以前我比较难做到的。

2003年 第47届世乒赛 四分之一决赛负施拉格

  那届世乒赛之前跟施拉格打比赛,赢的稍微多一点,战绩大概六四开。可世乒赛前最后一次碰他,我记得是访欧,输给他了。巴黎世乒赛的那场球,自己整体发挥不错,因为赛前技战术准备比较仔细。当时大分我3比1领先,打到3比2,第6局又10比6领先,那时候处理球上,自己节奏把握得不是太好,结果输了比赛。在这种情况下输球只能说有点可惜,也不会说有多大的影响。之后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在这次比赛中吃亏,下次就会特别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