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法带来新变化 6分制掀起中国乒乓球冲击波
新赛制带来的影响无非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中国乒乓球男队在与世乒赛资格有关的首次队内大循环赛中实施了6分、7局4胜制,一个全新的赛制,给不同特长的队员、现场执裁的裁判都带来了不同的冲击波。
用男队主教练刘国梁的话讲,6分制只有开始的前三板和结束的后三板,中间没有过渡。他认为,6分制对技术细腻、技术全面的选手有利,对于实力型选手有很大限制。比赛过程也印证了刘国梁的说法。前三板强的队员更容易从比赛中脱颖而出,如前三板技术细腻且全面的马琳;对于擅长在过渡阶段硬碰硬的实力型选手,6分制的实施正巧完全限制了其特长,如现世界排名第一的王励勤;当然,一些队员很快便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如先输后赢的王皓;6分制也增强了比赛的偶然性,如削球手侯英超,他在此次大循环中仅次于马琳排名第二。
本次比赛获得第五名的王励勤赛后坦诚说,6分制确实不利于他这类型的选手发挥,当然也让他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加强发抢的能力。排名第六的郝帅与王励勤看法不同,郝帅说他很适应6分制,也蛮喜欢这样的节奏,他认为自己在这次比赛中打得还不错。
谈及6分制的感受,裁判们不约而同地表示6分制使得比赛更加激烈,而且从比赛过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队员对比赛的投入和对每个球的认真态度。当然,6分制的采用使得比赛时间缩短,因而要求裁判的注意力比11分制或21分制时更加集中。
6分制在首次队内大循环中的使用达到了预期目的,也许这将成为中国乒乓球实战与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之一。不过,第二次队内大循环将舍弃6分制,采用11分制。 本报记者 肖苑玫 实习生 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