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后男队的几个主力队员加上张继科参加了科威特和卡塔尔两站公开赛,整体上看打得一般,其中存在一些客观原因。打完世乒赛后,队员们普遍感觉比较累。以往打完一次大赛,都有一个调整的周期,而这次衔接得比较紧。世乒赛时他们的压力比较大,打完比赛人一下子松下来,这种状态去打公开赛,体力、精力、投入性和精神状态自然都会差一些。在场上容易精力不集中、兴奋点不够,打起来力不从心。第二站公开赛队员的表现稍好一些。因为第一站输球之后,我们也做了动员,要他们在思想上更重视一些,精力更集中一些。
王皓在第一站公开赛中的精神状态比较差,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每一个运动员不可能永远保持最好的竞技状态。但是按照高标准要求的话,他做得还不够。输球尽管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但是这和他在赛前对困难的准备不足有关系。老赢,思想就容易麻痹,对冠军的渴望也不像原来那么强了。
卡塔尔公开赛,王皓1/8决赛对格林卡,他在0比3落后的情况下连扳4局。我觉得他在摆脱困难的能力方面有所进步。以前他打顺风球比较好,打逆风球差一些。而这场球对他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你不可能永远都在竞技状态好的情况下打比赛,状态不好时能赢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可贵。
王皓最近的状态还算稳定。整体能力和最好的时候比,稍微差了一些。当然,这和他有意控制自己的状态有关。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他需要加强球的质量和速度,进一步提升能力。
马琳的状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非常稳定,在广州世乒赛上的表现也很好。科威特公开赛1/8决赛,他输给了朱世赫,主要是因为准备不足,开始时有点大意,后来被对方缠住之后就有点难受了。第二站公开赛他拿了冠军,说明他比以前成熟了,球也更厚实了,尤其是反手。
王励勤打完世乒赛,紧接着去香港打了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体力消耗更大。他在三个主力中是最渴望拿冠军的,所以从精神上做了一些调节,想拼一下,但是有些力不从心。
大力的主要问题是心态没有摆好。他太在意的东西太多,在意教练对他的看法,在意媒体对他的评论……这些东西很牵扯他的精力。对他来说,首先要做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年多内,他的世界排名从第一到第三,不是说他没有进步,而是他的队友和对手也在进步。原来他可能有一些优势,而现在他没有什么优势,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对方心态比他好,出手比他自信。
世乒赛他输给菲力蒙后,教练组还一直坚持用他。一是对他的锻炼,二是对他的信任。我们认为他不会有什么问题,关键是他自己要有信心。信心靠什么来恢复呢?赢球,只有赢球才能把他的信心激发出来。
只要王励勤把心态放好,状态调整好,无论什么时候爆发,都会给对手致命一击。关键是他必须要释放。如果不释放,他就是困在笼子里的老虎。教练组也意识到他的问题,也在积极和他沟通,帮助他走出困境。
每个运动员都会经历这样的困境。王皓2004年奥运会之后也有过这么一段,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马琳在一年多前也经历过低谷。对运动员来说,一旦走过这个阶段,他就会比原来更成熟,更上一层楼。
陈玘仍需提高
张继科是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公开赛,他是在赢了郝帅、许昕之后,为自己争取到了参赛资格。整体上看,他两站比赛打得还不错,战胜了几名一流的选手,像斯米尔诺夫、高宁,都没办法和他打。一是对方对他不适应,一个是他的整体实力也确实在对手之上。
第二站公开赛张继科4比3赢了马龙,看得出他的整体实力还是够的,具备一定的冲击力。但是,按高标准来看,他还没有练到位,球比较粗,正手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他在3比0领先的情况下输给陈卫星,说明他的比赛经验不足,打削球的功力差,到后来都打不动了。
打完两站公开赛,张继科比以前目标更明确了。他有一定的实力,但是还欠缺细节的东西。虽然作为一个年轻队员,他还没有到那种要求细加工的时候,但是他自己要抠得细一些。他小时候和马龙一样都是重点,但是后来走了两年的弯路。现在他必须加快进步的步伐,因为过了这个有冲击力的年龄段,再往上走难度就更大了。他应该趁着现在的势头,在2008奥运会以后,争取进入主力层。
公开赛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老对手萨姆索诺夫,他在科威特公开赛表现确实不错。1/4决赛赢完王皓之后状态很好,也比较自信。从实力上看,他和王皓、马琳、王励勤差不多。比赛经验又比马龙、陈玘这两个年轻队员丰富,处理球比他们更合理一些。所以第一站老萨拿冠军,也在情理之中。
亚洲杯我们派了两个年轻的主力参赛,马龙和陈玘。从封闭训练,到世乒赛、公开赛,这两个队员都参加了,非常累。但是他们在亚洲杯的发挥还是不错的,让人非常满意。除了韩国没去最好的队员之外,很多优秀的选手都参加了亚洲杯。最后马龙、陈玘会师决赛,在意料之中。陈玘2比1领先,被马龙逆转,这说明他的整体实力还不是非常全面和厚实。所以打到后面,对方一旦适应了他的节奏,他的实力就显得单薄一些。
亚洲杯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积极调整,运动员的身心得到一定的调整。现在距离奥运会只有一百多天了,仅靠目前的一些东西,并不能保证成绩。我们要不断进步,在系统训练中抓得比以往要紧,备战下一阶段的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公开赛。(刘国梁)
内容来源:《乒乓世界》杂志2008年第5期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刘国梁的专栏,文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