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球08创辉煌前无古人 显赫战绩非成功唯一标杆
2008-12-23 15:28

  当王皓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半决赛中力克佩尔森的时候,中国乒乓球也将前无古人的辉煌战绩写进了历史。广州团体世乒赛上男女队双双登顶,北京奥运会不仅包揽四金,而且在男女单打项目中让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所言,经过了几代乒乓球人的努力和沉淀,中国乒乓球在2008年达到了自己辉煌的顶点。然而成绩并非国球长虹的唯一标杆,球队新陈代谢的顺利完成、女子选手打法男性化的日臻完善,这些都足以让中国乒乓球人再一次领风气之先,笑傲寰宇。

  男线:团体无人能敌 单项赢得轻松

  在2007年的男子世界杯之后,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事实上已经基本确立了王皓、马琳和王励勤的奥运参赛阵容。而经过赛前各分站赛的演练,成绩也证明了这套阵容的强大之处。尽管在年初几站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分站赛上遭遇了包括萨姆索诺夫等国外选手的顽强阻击,但在中国乒乓球男队度过调整期,真正开始最后阶段的奥运备战时,主力队员的强大实力也逐渐展现了出来。在横滨公开赛上马琳拿到了自己在日本的第一个个人冠军,中国男队也轻松赢得了团体冠军。而在奥运会前所有主力均有参加的最后一站分站赛——韩国公开赛上,尽管男单冠军属于了小将马龙,但王皓在1/4决赛中淘汰柳承敏一役堪称经典。拥有柳承敏、吴尚垠等强手的韩国本来是中国男队在奥运会上夺冠的最大障碍,但内忧外患却让他们早早就失去了竞争力。

  除了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上的渐入佳境之外,中国男团在广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的表现同样让人震撼。尽管王励勤在比赛中偶尔短路,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中国男队的前进之势。强大的实力与战无不胜的自信心成为他们在奥运会上获胜的最大砝码。

  事实上,中国男队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一点也没有偏离人们实现的估计。与强大的东道主相比,其他球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也许微小但却是致命的缺陷。而当他们面对中国队时,自信心的严重匮乏往往造成一击即溃的现象的频频出现。

  与团体赛相比,中国男子选手在男单项目中遇到的挑战也非常有限。赛前被刘国梁认为最有竞争力的柳承敏、波尔、萨姆索诺夫都没有能够获得与中国三虎交锋的机会。唯一一位晋级四强的非东道主选手竟然是42岁的瑞典老将佩尔森。这样一来,最终在颁奖时升起三面国旗也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奥运会之后,胶水方面的改革一度让欧洲人看到了希望,但在比利时的男子世界杯上,中国选手再一次粉碎了他们的幻想,王皓用卫冕再一次捍卫了中国男乒的荣誉,也宣告了自己的归来。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国男队的老一代球员王励勤、马琳仍旧处于巅峰状态,而在新生代方面不仅王皓实力超强,就连马龙、张继科也非等闲之辈。尤其是马龙现在上升势头非常迅猛,而在全国锦标赛中赢得男单冠军的张继科也早就被刘国梁所看好。不出意外的话,中国男乒的辉煌将肯定能够延续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女线:实力空前强大 三姝各放奇葩

  也许是巧合,张怡宁在雅典女单夺冠整整四年之后赢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女子单打金牌。但为这种所谓巧合做注脚的是此前这位乒坛一姐赢得了2008年自己所参加的所有职业乒联巡回赛以及世乒赛的团体和个人金牌。当张怡宁用备用球板战胜冯天薇的时候,我相信不少人所看到的都是意志和命运的胜利。除了胜利,命运不会允许张怡宁以任何方式来结束自己奥运会的赛事。

  同张怡宁一样让命运为之震撼的还有王楠。无论是在香港的奥运会预选赛上还是在横滨公开赛中,王楠的失利都让人或多或少地怀疑起她的奥运前景。然后最终她成为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的银牌得主,而如果不是因为她对面是同样伟大的张怡宁,王楠完全有可能赢得自己的第五枚奥运会金牌,从而超越邓亚萍,也超越历史!

  与张怡宁和王楠相比,郭跃的2008要略为黯淡了一些。这位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得主在广州世乒赛团体赛决赛中遭遇了成名以来最大的苦难,在与李佳薇的比赛中她毫无还手之机,最终只能以泪洗面。而在北京奥运会上她也仅仅夺得了女子单打的第三名。好在北京绝对不会是郭跃的奥运会终点站,“以前都是别人拼我,现在轮到我拼别人了,”郭跃在全国锦标赛之后表示。有了这种更加成熟的理念,再加上她本身就强大的攻击力,郭跃的前途依旧不可限量。

  尽管合上面三位球员一道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但作为替补球员,李晓霞却没有能够得到在北大体育馆一展身手的机会。然而她的实力毋庸置疑,女子世界杯上夺冠、一度取代张怡宁成为世界排名第一。套用一句广告词,成功?李晓霞才刚刚上路呢!(搜狐体育 郭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