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刘诗雯与丁宁这两位90后小将是最近两年来中国乒乓女队涌现出来的新兴力量,从2007年开始两人在国内外比赛中崭露头角,两人你拿第一我夺冠,两股不同的青春力量竞相绽放。随着新奥运周期开启,国家队竞争日益激烈,两人势必也要较劲一番。从今年国际比赛的成绩上看,刘诗雯的表现无疑走在前列。
北京奥运会前 两小将国内赛场平分秋色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为了完成奥运会的任务,国家队的重点都是围绕张怡宁、郭跃等主力转,所以国际比赛的机会基本是这些主力。刘诗雯、丁宁等小将们出现在国际比赛尤其是世界大赛的机会就很小,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成长,因为国内的舞台同样能够展示她们的风采。
刘诗雯在2005年刚进一队的时候就拿到大循环比赛的冠军。丁宁则是在2006年全运会女团半决赛中一鸣惊人,在前两盘张怡宁和郭焱输掉的情况下,丁宁在第三盘中显示出敢打敢拼的气质,她战胜常晨晨为北京队迎来生机。2007年度两位小将再进一层,开始拿到国内赛事的单打冠军,丁宁在城运会决赛战胜李晓霞加冕女单冠军,随后刘诗雯在全国锦标赛中连胜高手问鼎后冠。两位身高不同、技术特点各异的小将在北京奥运会前同时有了向主力进军的苗头,渴望在国际赛场上表现自己的念头已经蠢蠢欲动。
新奥运周期伊始 刘诗雯国际赛场更抢眼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马上进入2012年伦敦时间,随着王楠退役五大主力有空缺,加上主帅施之皓提出“新奥运周期大家平起平坐”论,很多小将们有了更多表现的机会,集中表现在出现在国际赛场的次数增多。最抢眼的还是已经在国内有过抢眼表现的刘诗雯、丁宁。
刘诗雯、丁宁年初参加四站公开赛各拿一次冠军,不过丁宁连续输给削球显示出这方面的硬伤。两人同时获得参加横滨世乒赛的机会,丁宁输给李晓霞倒在16强中,而刘诗雯最终拿到季军而且是倒在“一姐”张怡宁的拍下,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亚洲杯、中国公开赛加上刚打完的与世界联队比赛中一局未失,可谓势头强劲。
刘诗雯虽然个头不高,但是场上比赛气质颇佳,所以被誉为“小邓亚萍”,她比赛中善于动脑,技术特点也很突出,速度衔接都很快,一般人对她的迅疾的回拍常常难以应付,由于她很用心能够善于总结得失,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应对各种打法的能力也越来越好。这些因素也造就了她的成熟度要更好一些。丁宁更加外露一些,可以霸气十足也可以在被动的局面下漏出沮丧表情,加上她打削球缺乏得分手段,所以和同龄的刘诗雯则稍显下风。
明年的世界锦标赛团体赛肯定会有新的面孔,刘诗雯是最有希望加入这个阵容的一员,只要能够进入这个团体,就意味着有望进入奥运三大主力之列,那么实现梦想的机会就越来越近。(搜狐体育 郭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