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对抗旨提高欧洲兴趣 为国乒养狼还需猛政策
2009-11-12 09:02

  北京时间11月12日凌晨,欧亚男乒主客场四回合较量全部结束,欧洲联队在最后一战中才3-2挽回一些颜面。通观四次欧亚对抗,欧洲男乒拥有一定实力,但比起亚洲联队还是内功稍逊一筹。当初筹办这个比赛,主要意图就是提高欧乒主力争霸世界的兴趣,为国乒养狼。这种形式刚推出还算新颖,但长久下去未必会有持续的好效果。国际乒联以及中国乒协,还需在宏观政策上多动脑筋。

  对抗实质 尚未体现

  与近几十年日本围棋高手,只专注其国内高奖金的棋战而常忽视世界级比赛类似,欧洲男乒的主力这些年受到国乒的强势打击,也大都只关心各自效力的欧洲国家联赛,最多重视一下欧洲锦标赛等地区争霸的赛事。

  举办欧亚对抗赛,就是主动给欧洲高手创造一个舞台,让他们感受到击败亚洲选手、甚至是中国主力的乐趣。任何势均力敌、精彩分呈的对抗其核心都是双方实力相当。但通过今年四次欧亚对抗,我们至多只能说欧洲可以一战。

  第一次在北京的比赛,因为国乒上了两员猛将,欧洲队遭遇两连败。这次欧洲队坐镇主场,才在并未出主力的亚洲队身上找到胜利的感觉。且不说亚洲队换上4、5个国乒选手,就是两个国乒主力,再加上高宁、庄智渊、水谷隼,相信最强欧洲连队都难以撼动。

  欧亚之间男乒内在的明显差距,使得这种对抗的远期前景并不乐观。众多欧洲知名老将,以及波尔、梅兹、老萨等欧洲绝对主力,之所以只想重点关注欧洲本土的比赛,与欧洲联赛以及杯赛奖金相对较高,比赛氛围相对浓郁很有关系。波尔与施拉格没来北京,只在这两次欧洲主场比赛中参赛,似乎不完全是嫌远赴北京路途遥远。如不实质性地帮助欧洲男乒提升整体实力,他们将越来越远离亚洲步伐的节奏。

  优良种子 需精心培育

  从宏观战略角度看,未来可能与中国构成真正意义对抗的,还是欧洲男乒。如果说沙拉拉担心人数庞大的中国女将散布世界各地,抢了当地球员的饭碗及成长机会,那么在欧洲男乒这块阵地上,ITTF的掌门大可不必有这样的忧虑。帮助欧洲男乒保持状态提升战斗力,除了开放中国各地培训机构、组织洲际大型比赛外,派能力突出的中国教练球员援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稍通欧乒发展史的人都知道,李先觉之于德乒、王大勇之于比利时、刘嘉诒之于英国乒乓的重大贡献和突出历史地位。除了教练,大量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对欧洲乒乓球的发展的贡献更是突出。沙拉拉去年奥运会后,推行严酷的扼制“海外兵团”政策,客观上欧洲选手的训练水平、竞技水平有了明显下降。

  萨姆索诺夫在今年世界杯上的夺冠只是个特例,而且这与他个人的努力关系更大一些。最新世界排名里,男子前100位中国在欧洲的海外兵团成员只有 5人,而且意大利的杨敏(99)、波兰的王增羿(57)、西班牙的何志文(52)都处于退役状态。成绩相对最好的陈卫星仅为25位。这些年正是由于他在奥地利的辛勤工作,使得奥地利乒球发展不错。名将施拉格如今有如此状态,与陈卫星的努力也不无关系。

  要想盼沙拉拉大幅度修改限制“海外兵团”政策,短期内看可能性不大。但目前缺乏中国二、三流选手陪练和打下手的欧洲男乒舞台,已经比以前逊色了不少。如不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波尔、施拉格等欧洲主力的“欧本位”思想,国乒未来的狼将始终难具锋利的獠牙。(搜狐体育 红星耀)